自亞馬遜發布第一款帶有語音交互系統的音箱Echo以來 智能音箱就成了可以迅速落地商用的帶有人工智能屬性的產品。 國外有亞馬遜、谷歌 國內有京東、阿里、騰訊、小米等等 似乎智能音箱成為拯救智能語音助手、快速觸達用戶的突破口。 下面 就為各位總覽國內外智能音箱產品 看看這個能說話的家居產品是徒有虛表還是引領科技前沿。 1 美國:巨頭入局 點燃市場 亞馬遜:音箱、電視、梳妝臺 喚醒詞(可設置):「Alexa」、「Echo」、「Amazon」、「Computer」(為星際迷航粉絲定制) 亞馬遜是智能音箱領域最早入局的巨頭企業 從2014年開始 連續發布了AmazonEcho、AmazonTap、EchoDot三款產品 隨后還發布了帶有顯示屏可以觀看視頻的Echoshow 和瞄準時尚領域的Echolook。 AmazonEcho 2014年 亞馬遜發布了第一款智能音箱產品—AmazonEcho 搭載了AmazonAlexa語音交互系統。 這也是第一次將語音交互功能植入傳統的藍牙音箱中 賦予了其人工智能的屬性。第一代的Echo高235mm 直徑84mm 內置7顆麥克風陣列 能設置待辦事項、鬧鐘、播放音樂、查詢天氣以及新聞、Uber叫車、定外賣等。 最重要的 用戶可以通過音箱在亞馬遜進行網購 當然 這些都是通過語音操控。 在剛剛發布時 Echo并沒有加入智能家居的功能 也沒有進行任何宣傳。但到2015年 其銷量占據了整個音箱市場銷量的25% 2016年銷量超過了650萬臺。 同年 Echo加入了智能家居控制功能 最早是從控制燈泡開始 現在即使無法直接連接的設備 也可以通過Yonomi或者IFTTT進行聯動。 目前 Alexa支持的智能家居設備包括飛利浦Hue可聯網LED、BelkinWeMoSwitches、August智能鎖具、NestLearningThermostat恒溫器、SmartThings、Wink以及Insteon的智能家居平臺、GE智能家電、羅技HarmonyHub娛樂中控等等。 有趣的是 Echo最初的名字叫做「AmazonFlash」 為杰夫·貝索斯欽定。在臨上市前幾周 在幾名員工的堅持下 音箱名稱才定為「Echo」 默認喚醒詞也改為了「Alexa」。 ?EchoDot EchoDot是Echo的第二代產品 相比Echo EchoDot在功能上并沒有太大的改動 只是砍掉了揚聲器 但這樣也讓EchoDot可以連接到任何音響設備 算是拓展了使用范圍。除此之外 仍然可以持續收音。由于和Echo一樣是主動伺服 兩款產品都需要持續供電 因此不能使用電池。 在外形上 EchoDot也顯得更加的小巧 直徑84mm 高端只有32mm。其售價相比Echo的1000多人民幣便宜不少。 只有333元。 據悉 這款設備使用靈活 甚至可以將多個設備分別布置在用戶的每一個房間 而非只是客廳等某個固定的場景 多個設備可同時做出響應。 亞馬遜CEO表示 EchoDot的推出是希望可以讓每個家庭都能用上智能音箱。而由于EchoDot的發布時間晚于GoogleHome的發布 這款使用更靈活的產品被認為是亞馬遜搶占更多用戶以防御谷歌的進攻。 ?AmazonTap Tap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便攜性 他是三款音箱中唯一一個安裝電池的設備 可以連續播放流媒體音頻9小時。雖然同樣具備初代Echo的所有功能 也能作為智能家居的中控使用 但卻不能使用喚醒詞喚醒設備并交互 而是使用按鍵打開或關閉 這樣也是為了保存電量。 Tap其實介于便攜藍牙音箱和智能音箱之間 高度比Echo略低 設計緊湊 網格化的外殼很容易抓握。其價格也介于Echo和EchoDot之間 為130美元。 不過 Tap的音質無法和一些頂級設備相提并論 只能算中庸。 雖然Tap并沒有那么亮眼 但是從這幾款產品中也能看出亞馬遜對于智能音箱在各種場景下使用的嘗試 而這三款音箱的累計銷量也達到了1100萬臺以上 其中 CIRP認為AmazonEcho的銷量能達到850萬臺。 目前 AmazonEcho的市場份額達到70.6% GoogleHome則占到23.8% 而其他廠商(包括蘋果、Lenovo、LG、HarmonKardon和Mattel)分食剩下的市場份額(5.6%)。 ?Echoshow 除了上面幾款看起來正常的智能音箱 亞馬遜還發布了兩款看起來不那么正常的產品——Echoshow和EchoLook。一個加了顯示屏 一個加了攝像頭。 Echoshow在今年五月份發布 相比之前的產品 外觀上最大的變化就是加了一塊7英寸的觸摸屏(1024x600分辨率) 并且加裝了前置攝像頭 外形也從原來的圓柱體變成了梯形。 EchoShow配備了8個Mic序列 比第一代的Echo多了一個。不過 Echoshow采用了立體揚聲器 站在設備的不同位置 音箱音量會有所不同。 EchoShow加裝顯示屏之后 可以觀看YouTube、CNN、Bloomberg等服務商的視頻。除此之外 顯示屏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用來進行視頻通話。而頂部攝像頭像只有500萬像素 其主要作用是用作捕捉使用者的動作 當攝像頭偵測到動作 將會在顯示屏上顯示時間、天氣、Alexa小貼士、即將到來的日歷事件、新聞頭條等。 EchoShow雖然加裝了顯示屏 但主要還是以語音控制為主 而且并不能通過主屏鏈接Alexa的任何功能。 不過 EchoShow最大的問題在于其加裝攝像頭和動作傳感器之后帶來的隱私泄露問題 畢竟 Alexa通過攝像頭可以看到用戶的一舉一動。 亞馬遜對此也做了一些準備:只有喚醒詞才能啟動服務;「DropIn」只有聯系人同意才能使用 且可以限定使用場景;加裝物理按鍵關閉攝像頭和麥克風。 顯然 EchoShow屏幕是想讓智能音箱功能更完善 用視覺反饋彌補語音交互反饋不足的缺點。 不過 作為一個沒有電池的智能音箱 無法自由移動讓視頻聊天、播放視頻功能顯得有些雞肋 不是所有人都樂意在一個地方盯著一個音箱看半天。 ?EchoLook EchoLook官方將其定義為「安全攝像頭」 但其實這款產品是音箱、攝像頭的結合體 主要功能就是使用EchoLook拍攝照片/視頻 并在APP上查看不同穿衣風格的效果 EchoLook可以根據機器學習算法與時尚專家的建議 幫助用戶定制服裝。 說白了Product Series EchoLook是亞馬遜在時尚領域的一次嘗試 其搭載的仍然是Alexa語音助手。不過 EchoLook上只是添加了Alexa的一些基礎功能 比如音樂播放、閱讀消息、查看交通狀況等。 目前來看 EchoLook的應用場景可能不沒有前面幾款產品豐富 但對于亞馬遜來說 一方面可以收集用戶穿衣需求方面的數據 還可以通過Alexa推薦自家平臺上的商品 促進用戶的消費 心機不可謂不深。 谷歌|GoogleHome:緊追亞馬遜 喚醒詞:「HeyGoogle」 GoogleHome是谷歌在2016年的I/O開發者大會上推出的智能硬件產品 相較于初代AmazonEcho晚了兩年時間。不過 價格要相對便宜 只要129美元(約合人民幣860元)。 谷歌的后知后覺可能是因為亞馬遜的Echo在初期走得戰戰兢兢 僅采用了邀請購買來試水市場。到后來 Echo贏下口碑 亞馬遜直接把廣告打到了超級碗的比賽上 這才讓谷歌幡然醒悟奮起直追。 相比亞馬遜的四面出擊 谷歌目前只發布了GoogleHome這一款產品 搭載了自家的語音助手GoogleAssistant。 GoogleHome不同于Echo系列傳統的圓柱造型 頂部傾斜可觸控的表面隱藏著四種顏色的LED燈 而在下半部揚聲器格柵的底部則是用磁鐵連接的滾輪。 同時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來匹配自己家的裝修風格。 GoogleHome沿用了Chromecast的硬件配置 和Echo一樣 兩者都采用了ARM芯片架構。不過 相比Echo的7個麥克風陣列 GoogleHome只配置了兩個。 對于以語音交互為主的硬件產品來說 麥克風的數量決定了收音的質量。GoogleHome的麥克風數量雖然少 但是采用了更為復雜的算法 試圖彌補數量上的不足。 除了通過語音交互實現流媒體音樂播放 讀取日歷、網絡新聞和天氣預報等 GoogleHome同樣可以作為智能家居的中控設備存在 目前也支持一些第三方設備 比如Nest、飛利浦Hue和SmartThings平臺。 整體來說 其實GoogleHome相比Echo并沒有太大的突破 即使應用了更為復雜的算法 對于用戶來說 感覺可能并不那么明顯。 蘋果|HomePod:賣的是音箱 不是智能 喚醒:「HeySiri」 當亞馬遜、谷歌、微軟對于智能音箱已經駕輕就熟的時候 蘋果的智能音箱才姍姍來遲 無論是配置、造型亦或交互系統都沒有特別亮眼的地方 加上入局這么晚 蘋果的HomePod有很強的占坑嫌疑。 甚至 占坑占得都比一些國內的產品要晚。 不過 由于蘋果自帶話題 當幾家大廠開始在智能音箱市場刀兵相見的時候 很多用戶都在翹首以盼蘋果能在這方面玩出什麼花樣。據報道 這個人數達到了七千萬。 答案是 HomePod雖然智能水平沒有亮點 但是作為音箱 它的音質確實要高于以上幾款。當然 以上幾款也可以獲得很好的音質 前提是購買額外的音頻配件。 HomePod采用了不同的設計風格 矮胖的造型 被一些媒體戲稱為會場外垃圾桶的迷你版。 HomePod最亮眼的不是其搭載的Siri 而是其「空間感知」 配置的A8處理器主要也是支持這一功能的計算需求。 能夠有較高的音質 得益于HomePod的8個發聲單元:1個4英寸低音炮、7個360度環繞高音喇叭 同時還有6個麥克風陣列。由此可見 HomePod音箱的屬性更濃一些。 相比之下 其智能水平確實沒有多少看頭 雖然Siri支持包括中文在內的21種語言 但是更多時候 語音交互只能提供切歌、調節音量等功能。 所以 蘋果賣的可能真的只是音箱 所謂「智能音箱」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 但即使拼音質不拼智能 HomePod也并不是沒有對手。索尼就曾宣布要集合Alexa的語音交互功能推出一款音箱 一旦上市 集音質和人工智能技術于一體的索尼音箱 可能會讓整個市場為之顫抖…… 微軟:只賣技術 不做硬件 可能是手機失敗、主機不溫不火給微軟造成了陰影 微軟在智能音箱領域的入局方式還是老路子——只賣技術。 微軟在語音交互和自然語義處理上的技術積累應該可以甩掉大部分廠商 無論Cortana還是小冰都是名噪一時的產品。 所以 微軟采取了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進入智能音箱市場。 Aristotle是第一款搭載了Cortana語音助手的智能音箱 由制造商Mattel和微軟、高通、SilkLabs合作推出。 Aristotle瞄準的是親子市場 主打「情感陪護」 附帶了一款攝像頭 用以時刻觀察嬰兒的狀況。這款產品應用了微軟的情感認知和環境監測技術Product Series 可以調節燈光、播放搖籃曲等安撫嬰兒情緒。 不過 微軟最重要的一款智能音箱應該是與頂級音響制造商哈曼卡頓共同開發的Invoke 同樣搭載了Cortana語音助手。 該產品于今年5月份推出 預計秋季開始發售。Invoke為了實現360度環繞的效果 也把音箱做成了Echo那樣長高的圓柱體。除了語音服務、智能家居的語音控制 Invoke還內置了即時通訊軟件Skype 可實現一對一、一對多的即時溝通。 為了保證收音質量 Invoke還使用了Sonique識別技術 當然 作為頂級音響制作商打造的產品 Invoke的音質自然不會打折扣。 除了和微軟合作 哈曼還打造一款內置了百度DurOS的智能音箱 兩者之間不知道會有怎樣的差異性。 2 國內:硝煙四起 群雄爭霸 從上面這些可以看出來 國外巨頭對于智能音箱還是很有興趣的 也出了不少產品。可是 比起國內 國外那些產品至少是數量上不占優勢。 中國互聯網市場習慣從國外copy一些模式、產品進行本地化改造 初期那種滿地開花的景象 真是讓人驚嘆。比如直播、共享 現在就是智能音箱。 酷狗:智能音箱不智能 自HomePod發布之后 國內智能音箱產品確實也火了起來。大批和硬件、人工智能沒有多少關系的企業也擠進來打算分一杯羹。 不過 酷狗的這款智能音箱 真的和主流的智能音箱不太一樣…… 你說它是智能音箱 但是它沒有語音助手 不能作智能家居的中控。你說不是吧 可它那5寸的高清屏能滿足你對智能手機的一切需求 包括王者農藥…… 總的來說 酷狗智能音箱只能算是操作更加方便和多元化的藍牙音箱 它的亮點還是在于其外觀設計、可旋轉的觸控屏以及音質。 科大訊飛京東:目標 智能家居 喚醒詞:「叮咚叮咚」「百靈百靈」「小薇小薇」;不同用戶可設置專屬喚醒詞 ?叮咚智能音箱A1 叮咚智能音箱A1是京東和科大訊飛成立合資公司靈隆科技后推出的第一款產品 其發布的時間遠早于蘋果的HomePod。 京東推出這款產品目的明確 雖然出了青春版、悅動版、教育版 但是智能家居才是他們的目標 畢竟自己的京東微聯不能一直放在那等著別人臨幸。 叮咚音箱用的是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交互系統 而科大的語音識別技術在國內應該算得上領先。所以 叮咚的語音識別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初代的叮咚采用了4個全頻單元+1個低音單元+8個麥克風陣列的配置 據說可以實現5米遠場90%的識別率。 叮咚的音頻內容來自百度音樂、喜馬拉雅FM等 新聞、百科、天氣國外有的國內產品基本都做到了。 當然 最主要的還是智能家居 1代叮咚音箱只加入了京東微聯 后續產品加入了不同的智能家居生態。 ?2代叮咚音箱叮咚TOP 由于京東玩智能音箱起步比較早 也算是行里見多識廣的一家企業。所以 叮咚這款音箱玩起了和亞馬遜Echo一樣的套路。 在今年亞洲國際消費展上 靈隆科技推出了2代叮咚音箱 新款叮咚音箱最顯著的改變就是加了一塊屏幕 造型上還是圓柱 但是加了類似GoogleHome那樣的斜切面設計。 而且 2代也引入了可以為不同用戶設置不同喚醒詞的功能 算是Echo自定義喚醒詞功能的進化版。 怎樣Product Series 是不是似曾相識的感覺…… 2代的產品除了京東微聯還加入了小米、美的的智能家居生態 除此之外 靈隆還宣稱2代產品將支持5G網絡。 總之 2代叮咚有很多不錯的地方 但是還是有國外產品的痕跡。 不過 要說相似 還是叮咚TOP更加接近亞馬遜的EchoDot。而且 叮咚TOP和EchoDot的目的也非常接近——扔掉音箱功能 更專注智能家居中控 以及適應更多的場景。 叮咚TOP砍掉了發音單元 除此之外 其他功能都得以保留。當然 因為體積縮小 其可以適應的場景就更多 沒有發聲單元意味著叮咚TOP可以拓展更多的第三方音響。 叮咚TOP和EchoDot真的很相似…… 阿里|天貓精靈X1:看亞馬遜「不爽」 喚醒詞:「天貓精靈」 天貓精靈發布之前就被傳了很久 連同阿里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也一同曝光。 天貓精靈X1內置的是阿里的第一款智能語音系統AliGenie 目前 能實現的功能包括智能家居中控、語音購物、手機充值、叫外賣、音頻音樂播放等。 不過 AliGenie最特別的還是能和阿里的電商平臺關聯 購物、充值、查物流… 是不是又很熟悉……沒錯 AmazonAlexa也能做到這些。當然 這款產品是不是對標亞馬遜 也只有阿里自己心里清楚。 除此之外 天貓精靈還加了指紋鎖功能 據說2代的叮咚音箱也會在隨后的更新中加入這一功能。 硬件上 天貓精靈用的是聯發科的語音識別芯片 配了6個麥克風陣列 底部的發光帶倒是能給用戶不錯的視覺效果。 Rokid:異類 喚醒詞:「若琪」 Rokid是一家創業公司 創始人Misa來自于阿里。該公司的第一款產品「若琪·外星人」去年2月份發布、4月份量產。 這款產品 幾乎可以算是顛覆了用戶對音箱造型的認知。若琪·外星人分成了兩個部分 下面是發聲/收音單元 上面是顯示單元。顯示單元用的是光雕技術 將顯示的內容投射到曲面的顯示屏上。 筆者曾近距離接觸過這款產品 顯示效果確實不錯。只不過 過大的體積限制了它的應用場景。 發聲單元內置4個1.5英寸口徑全頻揚聲器單元和2個低音被動無源輻射器 同時也內置了麥克風用作收音。 另外 在音箱頂部 若琪·外星人加了一個攝像頭 類似EchoShow那樣可以進行動作捕捉。 這款產品的功能繁多 除了可以用語音控制查看諸如天氣、新聞、百科之類的信息 還可以播放一些短片 同時用作智能家居中控。 而Rokid最近推出的「若琪·月石」功能似乎還比外星人少了一些。不過 Misa透露正在打通與“餓了么”、“滴滴出行”等服務平臺的連接 AmazonAlexa叫車的能力或許也會出現在若琪上。 以目前的產品來看 Rokid的這兩款產品 在設計上走的不同于主流的設計路線 而且體積稍微偏大。如果說優勢的話 應該是其獨特的顯示技術 以及北京、美國兩個實驗室的技術儲備。 喜馬拉雅FM獵豹:我這叫AI音箱 能自主學習…… 喚醒詞:「小雅」 喜馬拉雅FM給了自己的智能音箱一個不同的定位:「全內容AI音箱」 所謂AI 是因為音箱能夠自己學習 所謂自主學習 就是能根據「猜你喜歡」「訂閱更新」智能推送內容。 我看著音樂播放器的推薦列表 只笑笑 不說話…… 由于主打的是內容 小雅并沒有和其他國內產品那樣一門心思的往智能家居那方面鉆 而是完善音箱上與播放相關的功能。比如「云歷史」、「斷點續播」。 筆者以為 小雅在技術上其實沒有多少創新 只是定位上的差異化。不過 據說發布會還沒結束的時候 小雅已經賣出去5萬臺。 小米:還是沒繞過智能家居 喚醒詞:「小愛同學」 做生態鏈這么久 小米幾乎囊括所有的硬件品類 自然也不能放過智能音箱。 小米AI音箱的造型也是類似于長圓柱形 用的是自家探索實驗室提供的語音識別技術。關鍵是 小米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幾乎都加入了實驗室開發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 這就意味著 小米AI音箱可能又是一個智能中控設備 至于音質……那都是一些無所謂的事情。 從國內的這幾款產品中不難看出。 廠商都是在依靠自身的優勢試圖給旗下的產品更不同、更細分的定位:有內容的搞內容 有電商的搞電商 有智能家居的主推中控。 國內這些智能音箱產品的發布幾乎都集中到了6、7月份 照這個勢頭 后面還會有很多產品冒出來 可能不乏一些創業公司。當然 作為入局比較晚的騰訊 它的首款智能音箱「耳朵」也已經放出風來了。 下面 就等著看O2O、直播、共享單車那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盛況再次上演吧。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Bia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