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www.cb.com.cn/lingshouyuxiaofeipin/2018_0206/1223778.html
導讀巨大的財富效應背后是78.83元的發行價,而這與養元飲品多年來的業績暴漲不無關聯。2008年至2016年,8年間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3022.81%和11320.83%。“車間工人、公司司機、財務部會計……”一系列曾經看上去不起眼的普通身份,伴隨著養元飲品(603156.SZ)的首發完成,正在成為資本市場造富效應的重要見證者。2月1日,養元飲品公布發行結果,其發行價達78.73元。作為市場知名飲品“六個核桃”的生產商,其近年來銷售規模的暴漲,顯然成為推高其發行價的原因。由于多位管理層股東及職工在2005年“接盤”國資時的成本較低,此次IPO的造富效應讓其中的多名早期股東在12多年間獲得了超過上萬倍收益。養元飲品造富記如今已成功IPO的養元飲品,早年脫胎于包括衡水老白干集團旗下河北養元保健飲品有限公司(下稱養元有限)的改制。2005年底,包括姚奎章、李紅兵等管理層在內的58名公司職工合計出資309.49元受讓了養元有限的全部股份,并進行了相應出資。從招股說明書顯示的歷史沿革來看,當年的自愿出資人中基層員工占據主體地位,例如3名財務部會計、4名庫管員、5名業務員、2名司機、1名花木工人、1名廚師等43名基層員工。13年后的今天,養元飲品的IPO和即將上市讓上述作為創業元老的大多數基層員工實現了“逆襲”。布建玲在養元有限改制前是一名公司的“庫管員”,改制其投入1萬元資金;而在養元飲品發行前,其持股已達123.23萬股,即使以養元飲品發行價計算,其合計市值已達10410.12萬元,是名副其實的身家過億。像布建玲一樣有著“投入1萬元、12年變成1億元”經歷的,還有當年的“庫管員”李春花、劉紅娟、“車間統計”啜文青、“車間工人”時曉紅、“供應部采購員”王書強、“財務部會計”張雪蓮。也并非所有基層員工都有意愿在2005年耗資1萬元參與公司改制,車間工人杜藏暖、周建云對于養元有限的早期投入僅1000元;車間工人徐海艦、花木工人張通水、劉鳳勇司爐工、業務員韓旭早年投入僅為2000元;而到養元飲品上市時,其早年的財富均實現了上萬倍的暴增,當年投入的1000元,經過12年等待后,在養元飲品發行的那一刻增值為1041.02萬元,這些昔日的基層工人們皆成功邁入千萬富翁之列。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計算還只是基于養元飲品的發行價;若不考慮新股效應,參考同行業僅1月來的38.57倍滾動市盈率測算,養元飲品上市后還有望迎來117.42%的上升空間;這也意味著上述員工12年前的投入最終浮盈達到2萬倍。與不少擬IPO公司的“PE扎堆”現象有所不同,養元飲品的IPO紅利更多的轉化為員工持股收益。2月5日,一位接近養元飲品的投行人士表示,“養元飲品并沒有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這和飲料行業相對較好的現金流狀況有關。”早年的職工持股基因、較好的現金流,也讓養元有限在股改增資時將注意力放在員工股權、經銷商的激勵上。2009年底,養元有限股改為養元飲品;2010年,公司向部分員工和經銷商定向增資580萬元,每股發行價為3.5元。這也意味著,彼時參與養元飲品增資的員工和經銷商此刻的收益也將不少于20倍。21世紀資本研究院發現,韓旭、李玉勝、王連龍、王香紅、夏君霞5名曾出資參與養元有限改制的老員工也參與了此輪增發;不過當時上述員工職位多已提升。例如韓旭已從最初入股的業務員成為泰安辦事處主任;李玉勝從科技部科員成為研發主管;王連龍則從業務員成長為督導部主管。巨大的財富效應背后是78.83元的發行價,而這與養元飲品多年來的業績暴漲不無關聯。2008年時,養元飲品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僅為2.85億元和0.24億元,而在2016年全年,養元飲品已實現89億元的營業收入和27.41億元的凈利潤,8年間復合增長率達3022.81%和11320.83%。
關鍵字標籤:芳茲銀耳燕窩飲
|